夜读王萌萌:与猫契

发布时间:2024-08-09 08:51   内容来源:东方网   阅读量:19524   

书案临窗,这是我选择和布置居所的首要原则。自今春迁居松江后,工作台左侧一整扇飘窗极大地满足了我此番癖好。窗下绿树密集,码字时鸟鸣蝉喧入耳,转头便是满目葱茏。不过有时,我颇怀念前几年在市区住过的老公房的南窗。

那扇窗正下方的平台,是一群流浪猫的地盘。隔壁楼有爱猫人,每日用纸包了猫粮投喂。有时正码字,听见“啪”的一声,片刻后去瞧,准能旁观猫儿们会餐。

古人关于猫的秘籍《相猫经》中载:“猫之毛色,以纯黄为上”。看来国人对橘猫的偏爱自古有之,它们也就恃宠而骄,总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,一不小心就能吃成胖子。猫咪们有的好静,总找个角落待着;有的爱挑衅也爱社交;有的是好奇宝宝,每回听见我拉开窗子的声音便会向上张望,与我对视良久;还有的是小呆子,下雨天也不知躲避,就静静蹲在积水中淋成落汤猫。

回忆间,家里那只“乌云盖雪”跳上膝头。这个五年前一场台风后被猫妈妈遗弃的小可怜、经历过猫瘟九死一生的幸存者,如今出落得毛色油亮、仪态万方。不过比起古代养猫人,当初收养它时,我显然是有些敷衍了。

秦汉时,先人开始专门驯养猫来保护庄稼。西汉《礼记》曰:“腊日迎猫以食田鼠,谓迎猫之神而祭之。”宫廷养猫始于唐朝,御猫主职是捕鼠,但凭借矫健的身手和可爱的外表俘获人心,逐渐成为伴侣动物,唐朝仕女常与宠物猫咪做伴流连花前月下。至宋朝,宠物猫之风自宫廷传入民间,成为一种潮流。都城汴梁的街市上,有了专门卖猫粮的店。宋代文人中,出了不少猫奴。古人想养一只猫,先要翻黄历《象吉通书》,择个“纳猫吉日”。再准备好聘礼,一般分为两种。聘别人家猫生的小猫,聘礼通常为盐,各地习俗不同,也有用茶叶、糖和芝麻的,这些在当年是生活物资中最紧俏之物。喜欢下雨天窝在家里撸猫的陆游说过:“裹盐迎得小狸奴,尽护山房万卷书。”

如果聘野猫,则要给猫妈妈送小鱼干。书画家黄庭坚《乞猫》一诗中说:“闻道狸奴将数子,买鱼穿柳聘衔蝉”,这样看来,黄庭坚聘的是野猫妈妈生的小猫。至于“衔蝉”,是古人对猫的一种昵称,也有称猫为“衔蝶”的,养过猫的都懂得这有多形象,猫对会动的小动物的狂热,证明它们从未泯灭猎手本能。之后要画一张纳猫契。这纳猫契要说明纳猫日期、猫的外貌以及纳猫人的保证和对猫的要求,比如会好好对待猫,猫也要专心捕鼠,不能乱跑之类。这像是婚书,又像是合同。

“乌云盖雪”蹭我的腿,扒开书案下一只装满资料的环保袋钻进去,见我仍没意向陪它嬉戏,跳上飘窗置气一般背朝我,不久便四仰八叉睡着了。公道地说,除了幼年时有过一阵子格外调皮,成年后的它是完美伴侣。它不挑食,不刻意搞破坏,偶尔因磨爪子造成的损失可忽略不计,作息基本与我相合。善于互动,不冷漠也不过度依赖。甚至,如今它饭碗空了会来提醒,听见呼唤会答应,见我回家就来迎接,能用爪子开电灯和门把手。我觉得它什么都懂,甚至比其他人类更了解我的想法与感受,只是不会说人话。但不说人话,未必是坏事。

当初什么“手续”、仪式都没办,就把它带回来,我有点心虚。可曾经在它被兽医下了死亡通牒后不肯放弃,坚持治疗了半个多月把它救回来,尽力给它提供安稳的生活环境,又觉得无愧于心。我曾有意逗它说,给你自由可好?打开门,看它何去何从。它走到门口张望一番,转身回来,“喵呜”一声跳到高处。背身慵懒地舔几下爪子,回首圆瞳先是瞪大又眯了两下,给我一个半是讥讽半柔情的意味深长的眼神。

留在这里陪伴我们,正是它们的选择。那么补一份与猫契吧,我们彼此尊重、真诚交流、互相陪伴和慰藉、此生不离不弃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