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:专访能源基金会CEO:中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“负成本”时代
正在巴西贝伦举行的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上,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备受瞩目。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(CEO)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,中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“负成本”时代,这为实现气候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今年9月,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。其中包括,到2035年,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%-10%,力争做得更好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%以上,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、力争达到36亿千瓦。
| --> |
邹骥指出,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,中国作为主要大国率先明确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,展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,也为全球落实气候行动注入积极动力。他特别强调,“力争做得更好”这一表述,体现了中国气候治理的信心。
“中国提前‘交卷’已有先例”,邹骥列举数据称,截至2024年7月,中国风电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2.06亿千瓦,提前6年超额完成2030年目标。他认为,这些成就得益于高效的政府治理、超大规模市场、完备产业链、强大基础设施与工程人才资源形成的协同效应。
他进一步指出,如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已进入“负成本”阶段,意味着发展风光电“不仅不会亏损,还能创造收益”。这为中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乃至做得更好,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谈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,邹骥给出一组关键数据:中国风光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由2020年的9.7%提高到2024年的18.6%,年均提升超过2个百分点。
他坦言,与英国、德国等经济体风光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已达40%以上相比,中国仍有差距。“但大势已非常明确,差距正在弥合。”
根据能源基金会的测算,未来五年,中国风光发电占比全社会用电量有望从目前的20%左右逐渐上升至30%甚至更高,追赶步伐将持续加速。“当然,这需要实现电网从传统到新型的物理特性转变,包括依靠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,以及电力市场的再设计等,以解决风光间歇性和电网灵活性资源不足等问题。”邹骥说。
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,电网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。邹骥指出,未来的电力系统中,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扮演重要角色,深远海风电也将成为良性支撑。期待在未来10到20年内,中国能够建成一个适应绿色低碳转型需求的新型电网结构。
邹骥说,“我们应对中国的气候行动抱有更乐观期待,这不仅将推动本国绿色转型,也将为全球气候行动的落实注入积极动力。”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ChatGPT发展、数据安全应用2023“浦江护
“网络和系统如果被侵入,则是‘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’。”中国科学技...
消息称TikTok正测试AI聊天机器人“Tako
,据路透社报道,以色列人工智能公司WatchfulTechnol...
LG42英寸C3OLED游戏电视降至7999元,
,LG在今年4月份推出了42英寸C3OLED游戏电视,首发到手价...
在比亚迪汉DM上看大场面才过瘾 购买自主中高端B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
四大智能技术加持,售价11.68万元起一汽丰田新
5月21日,“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”在珠...
中国餐桌上的法国美食更多了
近日,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,不少法国...